電腦電源由AC或DC輸入后,轉換出多組電壓分別為:+3.3V,+5V,+12V,-5V,-12V,+5VSB,還有一些功能接線如:PS-ON,PWR-OK,那么這些輸出都有哪些功能呢,請看下面的具體說明。
+3.3V:最早在ATX結構中提出,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新款電源都設有這一路輸出。而在AT/PSII電源上沒有這一路輸出。以前電源供應的最低電壓為+5V,提供給主板、CPU、內存、各種板卡等,從第二代奔騰芯片開始,由于CPU的運算速度越來越快,INTEL公司為了降低能耗,把CPU的電壓降到了3.3V以下,為了減少主板產生熱量和節(jié)省能源,現在的電源直接提供3.3V電壓,經主板變換后用于驅動CPU、內存等電路。
+5V:目前用于驅動除磁盤、光盤驅動器馬達以外的大部分電路,包括磁盤、光盤驅動器的控制電路。
+12V:用于驅動磁盤驅動器馬達、冷卻風扇,或通過主板的總線槽來驅動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統(tǒng)中,由于P4處理器能能源的需求很大,電源專門增加了一個4PIN的插頭,提供+12V電壓給主板,經主板變換后提供給CPU和其它電路。所以P4結構的電源+12V輸出較大,P4結構電源也稱為ATX12V。
-12V:主要用于某些串口電路,其放大電路需要用到+12V和-12V,通常輸出小于1A.。
-5V:在較早的PC中用于軟驅控制器及某些ISA總線板卡電路,通常輸出電流小于1A.。在許多新系統(tǒng)中已經不再使用-5V電壓,現在的某些形式電源如SFX,
FLEX ATX 一般不再提供-5V輸出。在INTEL發(fā)布的最新的ATX12V 1.3版本中,已經明確取消了-5V的輸出。
+5V Stand—By,
最早在ATX提出,在系統(tǒng)關閉后,保留一個+5V的等待電壓,用于電源及系統(tǒng)的喚醒服務。以前的PSII、AT電源都是采用機械式開關來開機關機,從ATX開始(包括SFX)不再使用機械式開關來開機關機,而是通過鍵盤或按鈕給主板一個開機關機信號,由主板通知電源關閉或打開。由于+5V
Stand-by是一個單獨的電源電路,只要有輸入電壓,+5VSB就存在,這樣就使電腦能實現遠程Modem喚醒或網絡喚醒功能。最早的ATX1.0版只要求+5VSB達到0.1A,隨著CPU及主板的功能提高,+5VSB
0.1A已不能滿足系統(tǒng)的要求,所以INTEL公司在ATX2.01版提出+5VSB不低于0.72A。隨著互聯(lián)網應用的不斷深入,一些系統(tǒng)要求+5VSB提供2A、3A,甚至更大的電流輸出,以保障系統(tǒng)功能的實現,因此對電源提出了更高的設計要求。
ATX各線路輸出電壓值及對應導線的顏色
電腦電源上的輸出線共有九種顏色,其中在主板20針插頭上的綠色(POWER-ON)和灰色線(POWER-GOOD),是主板啟動的信號線,而黑色線則是地線(G),其他的各種顏色的輸出線的含義如下:
紅色線:+5VDC輸出,用于驅動除磁盤、光盤驅動器馬達以外的大部分電路,包括磁盤、光盤驅動器的控制電路,在傳統(tǒng)上CPU、內存、板卡的供電也都由+5VDC供給,但進入PII時代后,這些設備的供電需求越來越大,導致+5VDC電流過大,所以新的電源標準將其部分功能轉移到其他輸出上,在最新的Intel ATX12V 2.2版本加強了+5V的供電能力,加強雙核CPU的供電。它的電源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計算機的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黃色線:+12VDC輸出,用于驅動磁盤驅動器馬達、冷卻風扇,或通過主板的總線槽來驅動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統(tǒng)中,由于P4處理器能源的需求很大,電源專門增加了一個4PIN的插頭,提供+12V電壓給主板,經主板變換后提供給CPU和其它電路而不再使用+5VDC,所以P4結構的電源+12V輸出較大。如果+12V的電壓輸出不正常時,常會造成硬盤、光驅、軟驅的讀盤性能不穩(wěn)定。當電壓偏低時,表現為光驅挑盤嚴重,硬盤的邏輯壞道增加,經常出現壞道,系統(tǒng)容易死機,無法正常使用。偏高時,光驅的轉速過高,容易出現失控現象,較易出現炸盤現象,硬盤表現為失速,飛轉。隨著加入了CPU和PCI-E顯卡供電成分,+12V的作用在電源里舉足輕重。目前,如果+12V供電短缺直接會影響PCI-E顯卡性能,并且影響到CPU,直接造成死機。
橙色線:+3.3VDC輸出,是ATX電源設置為內存提供的電源。以前AT電源供應的最低電壓為+5V,提供給主板、CPU、內存、各種板卡等,從PII時代開始,INTEL公司為了降低能耗,把CPU、內存等的電壓降到了3.3V以下。在新的24pin主接口電源中,著重加強了+3.3V供電。該電壓要求嚴格,輸出穩(wěn)定,紋波系數要小,輸出電流大,要20安培以上。一些中高檔次的主板為了安全都采用大功率場管控制內存的電源供應,不過也會因為內存插反而把這個管子燒毀。使用+2.5V DDR內存和+1.8V DDR2內存的平臺,主板上都安裝了電壓變換電路。
白色線:-5VDC輸出,5V是為邏輯電路提供判斷電平的,需要的電流很小,一般不會影響系統(tǒng)正常工作,出現故障機率很小,在較早的PC中用于軟驅控制器及某些ISA總線板卡電路.。在許多新系統(tǒng)中已經不再使用-5V電壓,現在的某些形式電源一般不再提供-5V輸出。-在INTEL發(fā)布的標準ATX12V 1.3版本中,已經明確取消了-5V的輸出,但大多數電源為了保持向上兼容,還是有這條輸出線。
藍色線:-12VDC輸出,是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電流較小,一般在1安培以下,即使電壓偏差較大,也不會造成故障,因為邏輯電平的0電平為-3到-15V,有很寬的范圍。在目前的主板設計上也幾乎已經不使用這個輸出,而通過對+12V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紫色線:+5V Stand—By,最早在ATX提出,通過PIN9向主板提供+5V 720MA的電源,在系統(tǒng)關閉后,保留一個+5V的等待電壓,用于電源及系統(tǒng)的喚醒服務。這個電源為WOL(Wake-up On Lan)和開機電路,USB接口等電路提供電源。如果你不使用網絡喚醒等功能時,請將此類功能關閉,跳線去除,可以避免這些設備從+5VSB供電端分取電流。這路輸出的供電質量,直接影響到了電腦待機是的功耗,與我們的電費直接掛鉤。
綠色線:PS-ON(電源開關端)通過電平來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端口的信號電平大于1.8V時,主電源為關;如果信號電平為低于1.8V時,主電源為開。使用萬用表測試該腳的輸出信號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腳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這里介紹一個初步判斷電源好壞的土辦法:使用金屬絲短接綠色端口和任意一條黑色端口,如果電源無反應,表示該電源損壞?,F在的電源很多加入了保護電路,短接電源后判斷沒有額外負載,會自動關閉。因此大家需要仔細觀察電源一瞬間的啟動。
灰色:PG(POWER-GOOD電源信號線)一般情況下,灰色線PS的輸出如果在2V以上,那么這個電源就可以正常使用;如果PS的輸出在1V以下時,這個電源將不能保證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必須被更換。這也是判斷電源壽命及是否合格的主要手段之一。
很明顯,要考量一個電源的功率支持能力,最主要就是要看紅色、黃色、橙色三條線的最大輸出能力。
主板電源分配圖解
ATX電源輸入

+12V電壓分配圖
+5V電壓分配圖